首页 > 资讯 >

谁能成为中国欧莱雅?

作者:大师兄,编辑:小市妹

20年前,提到哪款化妆品好用,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欧莱雅、SK2、玉兰油等国际品牌。

但是现在,答案变了。


(资料图)

从今年的618大促预售就能直观感受到,珀莱雅、贝泰妮、润百颜等国产化妆品牌正在强势崛起,甚至已经有不输于国际大牌的影响力。

这些国货美妆公司,谁能成为中国欧莱雅?

【年度大考】

刚刚过去的618大促预售,正在见证着国产品牌的逆袭之路。

数据显示,在天猫618预售TOP20护肤和彩妆品类中,国产品牌GMV占比分别为22.0%和30.2%,同比均实现持续增长。其中珀莱雅、薇诺娜、可复美、夸迪、优时颜等优质国牌跻身天猫预售TOP20,珀莱雅更是以5.05亿的销售额排在预售榜的第二位,仅次于欧莱雅。

如此多的国货品牌入围预售榜,在近几年并不多见。

▲数据来源:青眼情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5月31日交易最高峰当天,国货头部美妆品牌的天猫旗舰店成交额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珀莱雅旗下珀莱雅及彩棠、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上美股份旗下韩束、上海家化旗下玉泽、毛戈平旗下同名品牌的成交额同比增幅均在90%以上,丸美股份旗下丸美、花西子等品牌成交额同比增幅也超过50%。

与头部国货美妆品牌的强劲增长相比,外资品牌今年618的表现并不理想。大众较为熟悉的欧莱雅、OLAY、雅诗兰黛三大品牌,预售GMV则同比分别下降了17%、12%和23%。

国际大牌在电商平台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统治力,和其线上渠道较弱有一定关系:从2022年线上营收占比来看,珀莱雅占比超过90%,贝泰妮超过80%,而欧莱雅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仅为28%,头部国货美妆在销售渠道的数字化转型方面,远远超过外资品牌。

抛开线上渠道的因素,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颓势,其实过去几年已现出端倪。

以欧莱雅为例,这家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的增幅最近几年持续下降。2019年该公司在华营收增速仍高达35%、到2022年增速已经下降到5.5%,不到3年前的20%。

事实上,2022年堪称外资品牌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大面积衰退的一年。除了欧莱雅增速大降之外,雅诗兰黛、宝洁、欧舒丹、爱茉莉太平洋等外资巨头,在中国市场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中外品牌竞争态势的变化,从中国化妆品进出口数据上也能窥见一二。

2022年,中国化妆品出口金额为376.52亿元,大幅增长了20.1%,进口金额为1493.59亿元,同比下降了7.3%。

国产美妆品牌的崛起,其实也不过是最近10多年发生的行业变局。在这之前,国内美妆市场主要被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占据,国内品牌主要聚焦在低端市场,在口碑和品质上几乎不具备和国际品牌同台较量的能力。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崛起和文化自信提升,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免疫力越来越强,越来越不愿为国际品牌的高溢价买单。在这种背景下,一大批国潮消费品牌迅速起势,其中美妆就是重要代表。

从东亚邻国韩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在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化妆品等消费市场也经历了早期由国际品牌主导,再被国内品牌反超的过程。

2021年,韩国化妆品市场前10大品牌中,国外品牌仅剩Chanel、Mac和YSL三家,其中排名最高的Chanel市场份额也仅有4.6%,韩国化妆品牌已经在本土市场占据主导位置。

目前,中国美妆市场外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按照日韩的经验,国货品牌对外资的赶超之路,已经开始了。

【谁能成为中国欧莱雅?】

在美妆赛道中,未来最有机会和国际大牌一决高低的中国公司,无疑是最近几年陆续在A股上市的珀莱雅、华熙生物和贝泰妮,不管是营收规模、成长性、品牌矩阵,还是研发投入,三大龙头相比其他公司都处于断层式领先地位。

疫情管控三年,国内大部分美妆企业业绩都出现了下滑,国际大牌的业绩也不理想,但是三大龙头仍然保持了持续性“狂飙”模式。2019年-2022年,珀莱雅营收从31亿增长到63.8亿,净利润从3.9亿增长到8.17亿;华熙生物营收从18.86亿增长到63.59亿,净利润从5.85亿增长到9.71亿;贝泰妮营收从19.44亿增长到50.14亿,净利润从4.12亿增长到10.51亿。

作为可选性消费品,化妆品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品牌力。三家美妆公司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首先是依靠强势大单品带来的品牌辨识度。

比如消费者一提到薇诺娜,马上就能想到敏感肌的“救星”;提到润百颜,想到的是玻尿酸,产品成分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提到珀莱雅,则会被归为功效类,“双抗”产品形象已深入人心。

强势大单品奠定了品牌调性之后,多元化品牌矩阵进一步加固了三大龙头的竞争壁垒。

以珀莱雅为例,旗下拥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悦芙媞、科瑞肤、INSBAHA(原色波塔)等多个知名品牌。2022年,在主品牌珀莱雅首度突破50亿之外,彩棠营收也突破5亿,公司第二增长线逐渐成型。

再比如华熙生物,本来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产商,近年来业务重心向美妆领域成功转型。目前,公司四款主要品牌中,已经有两款年营收超过10亿并且持续增长的大单品。其中润百颜2022营收达13.84亿元,同比增长12.64,夸迪营收13.68亿元,同比增长了39.7%。

另外BM肌活去年实现营收8.98亿元,同比增长超100%,成为增幅最快的品牌,很可能在今年成为第三个过10亿的大单品。

▲华熙生物四大品牌营收情况,来源:公司年报

行业龙头强大品牌力背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带来的产品力加持。

过去三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增长了近3倍,贝泰妮增长了4倍,珀莱雅的研发投入也接近翻倍。

2022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3.88亿元,研发费用率高达6.1%;贝泰妮的研发费用2.55亿,研发费用率超过5%,都已超过了很多国际品牌。

美妆行业的实力差异和竞争态势,在资本市场得到了充分体现。

截至6月15日,珀莱雅市值456亿,华熙生物454亿,贝泰妮409亿,三家美妆龙头在资本市场的市值竞赛中,相比其他行业对手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三大国货美妆龙头的市值表现,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潜力和发展预期。相对而言,产业链更加完整、研发力量更为强劲、产品线更为丰富的华熙生物,以及群众基础更为庞大、线上渠道更占优势的珀莱雅,应该是未来更有潜力挑战国际大牌的美妆巨头。

除了已经上市的美妆龙头之外,还有一家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美妆公司正在冲击A股主板,那就是凭创始人个人IP起家的毛戈平。

从营收规模和品牌深度上,毛戈平与珀莱雅等行业龙头相比还比较小,但是在疫情期间发展韧性十足。

2020年到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8.82亿增长至16.82亿,净利润由1.98亿增长至3.49亿,增幅分别达90.7%和76.26%。其中主力品牌MAOGEPING2022年的营收为15.72亿元,已经跻身美妆一线大单品的行列。

与其他品牌主要依靠广告式营销不同,MAOGEPING品牌之所以能快速崛起,除了个人影响力,其独特的体验式营销模式也功不可没。

由于公司本身就有美容培训的业务,毛戈平柜员都经受过专业化妆培训,不但会推荐产品,还能免费教客人化妆,从而更好地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了客户粘性。

通过线下体验式营销积累了忠实用户和良好口碑之后,毛戈平近年来也开始向线上转型。2020年到2022年,毛戈平电商营收占比由27.96%快速提升至42.8%。

一旦毛戈平成功上市,电商渠道彻底打通,MAOGEPING品牌的营收规模很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而且也更利于公司新品牌的推广和孵化。

到那个时候,毛戈平很有可能成为A股美妆行业的第四极,甚至冲击行业前三的位置。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6

推荐阅读

谁能成为中国欧莱雅?

· 2023-06-16 12:53:40

歌剧猫的简介

· 2023-06-16 11: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