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波光潋滟,水鸟翩翩,江豚游弋。6月1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
在当地居民李凤友的记忆里,薛家洼以前的景色并非如此。农民出身的李凤友,过去和家人以种地为生。他熟悉的薛家洼,曾经遍布非法码头、固废堆场,“以前的时候,这里是‘脏乱差’的地方”。
马鞍山因工业而兴,以工业立市。而位于马鞍山两个主城区交汇之处的薛家洼,在生态综合整治前,7家散乱污企业、3家非法码头、1处固废堆放点遍布于此。由此引发的污染,破坏了这里的自然与人居环境。
变化,在2019年加速。这一年,马鞍山市政府以薛家洼为突破口,持续推进长江东岸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整治区域长达23公里,总面积为30平方公里。
几年之间,这里拆除了非法码头 153家 ,整治散乱污企业 759 家,清理固废堆放点 95 处,造林绿化,退渔还湿……
不仅如此,这里的渔民结束了“水上漂”的生活,而无数跟李凤友一样种地为生的劳动者,也在山水之间找到了新的工作,“我们农民也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
如今的薛家洼,人们常于清晨和傍晚来此,捕捉晨曦与晚霞的光影。江岸边,孩子们自由嬉戏,而从他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开始,薛家洼已是滨江见江,临水亲水。(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丹丹 陈华)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