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近日正式公布实施,首次明确中轴线保护区域具体范围边界,遗产区、缓冲区总面积共51.3平方公里;本市还将以“城”为本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中轴线上20条景观视廊、多条文化探访路留住老城记忆。
遗产区总面积5.9平方公里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是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必备材料之一,其公布实施将为有效保护管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发挥“压舱石”作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中轴线遗产内涵多元、载体多样、空间多点,《规划》统筹考虑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将保护区域合理划定为遗产区、缓冲区。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
依据《规划》,承载遗产价值的15处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即为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的遗产区。缓冲区覆盖面则更广,包含遗产区周边且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区域,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国家、市、区三级联动的遗产保护管理架构将形成,更好地协调促进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衔接。同时,《规划》还对产权主体、本地居民、外来游客、专家学者及社会大众,分别制定鼓励与支持策略,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效能。
20条景观视廊通达有序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一系列保护措施,留住市民的乡愁记忆和老城情怀。
《规划》明确,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及缓冲区的遗产环境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景观视廊及城市天际线,历史城廓、历史街巷、城市标志物或者标志性建筑群,历史河湖水系及水文化遗产。遗产区和缓冲区涉及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朝阳区4个行政区,范围内居住用地占比约26%,常住人口约84万人;中轴线全线超过三分之二的区段周边为历史文化街区,涉及33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共计约19.3平方公里。
充分考虑北京中轴线与老城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的格局关系,《规划》强调以“城”的整体保护达成中轴线遗产环境的保护,推动区域功能优化、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等多重目标实现,进而实现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让正阳门文物建筑与雨燕和谐共存、使北京中轴线上20条景观视廊通达有序。
中轴线文化探访路初步形成
《规划》重点提出,本市将建立以首都博物馆1个总展览为主的综合展示中心,并配合各遗产要素专题展示中心、沿线特色文化驿站、多条文化探访路串联而成北京中轴线价值阐释与展示体系。目前,北京中轴线文化探访路已初步建设形成,钟鼓楼到永定门间步行可基本贯通,沿线还设有地铁8号线、铛铛车、北京观光1号和2号线大巴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满足市民游客的参观体验需求。
数字技术将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明确,将高标准建立遗产监测系统,对遗产保存状况、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等方面进行监测,提升预防性保护管理水平;建设遗产档案信息系统,开展重点问题研究,深化对北京中轴线、北京老城的理解与认识。目前,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文物保护单位均已建立完善的文物“四有”档案,即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责任编辑: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