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天天快看:顺应时代才能闯出未来——专访中国特一级烹饪大师刘敬贤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各地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内涵。作为其中的一分子,“辽菜”的历史源远流长,清代的宫廷菜和王府菜,加上本地的市井菜和海鲜等构成现在辽菜的基本框架。

在餐饮市场上,辽菜常以价廉物美、量大实惠的市肆菜呈现,但在全国菜系版图中辽菜声名相对式微,辽菜如何传承、创新、扬名?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特一级烹饪大师、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刘敬贤。

刘敬贤表示,辽菜既有清代宫廷菜的精湛与考究、名贵与品位,又有市井菜的雅俗共赏,同时汲取了京、鲁菜的传统技艺精华,并融合了满、蒙、朝、汉民族菜的特点。“融合”始终贯穿于辽菜的发展历史,也是未来发展的路径。


【资料图】

“辽菜走出去也是融合的过程,地域文化的不同、饮食口味的差异,本身就要求我们去摸索,找到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平衡点。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比如我们一些菜品具有浓香、味重的特点,但现在人们普遍追求营养健康,你就应当舍弃一些东西而来接地气。”刘敬贤说。

做菜貌似简单,但蕴含了丰富的动植物科学、物理化学、文化、艺术等内涵,辽菜的发展和传承,首先需要从业者热爱这个行业,尊师重道,勤学苦练,传承匠心。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基本功不扎实,忽视了做好辽菜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拿刀功来说,就有推切、拉切、锯切、跳切、刨切等,要靠手腕而不是胳臂的力量来控制。基本功硬实了,是辽菜更好传承的根基。”刘敬贤说。

近年来,沙县小吃、过桥米线、兰州牛肉面等地域化食品风靡全国,提醒我们辽菜在推广上亟待补宣传的短板。刘敬贤也表示,我国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一直贯穿始终,有的地方则通过深挖某种食品的历史、典故,更多赋予了食品文化内涵,成为推广特色食品的软实力。而辽菜在产品文化包装和宣传上,需要向这些地方学习。

“做好辽菜的推广,除了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还需注重当下的市场需求,紧跟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刘敬贤举例说,“夜市里小吃唱主角,人们边逛街边品尝美食,方便携带易入口的小吃最适合不过,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雪绵豆沙、锅包肉等就可适当‘瘦身’,做成一块一口的量,方便人们品尝。”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美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刘敬贤认为,在当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预制菜是推广辽菜的好方法。

早在1984年,刘敬贤与团队便有了预制菜的尝试,只不过那时,预制菜的概念还没有现在这样普及。作为时代催生的产物,今天的预制菜能够让美味片刻即享,与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的结合,可让遥远的美食保证口感地送到身边。

在菜品味道的调制与把控上,刘敬贤认为,“预制辽菜”并不意味着要一成不变地固守纯粹的、传统的辽菜味道,而是要相关从业者潜心调查、研究、尝试、交流,摸准、摸透不同受众的舌尖喜好,因人制味。

“不要担心改变,改良的辽菜依旧是辽菜。”刘敬贤提醒,任何菜品推出前,都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决不能抱着省事的心理将预制菜做成千篇一律的罐头味,这对推广辽菜毫无益处。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2

推荐阅读

考生免票与“青年友好”

· 2023-06-12 05: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