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年三十到今天正月初六,医院共完成急诊手术45台。患者来医院时,病情都非常紧急,除了值班医生外,很多医生都是放下碗筷,直奔医院参与抢救……”大连市中心医院医务部主任庄熙晶说。是的,“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每一个平安春节的背后,都是无数医护人员的默默付出。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优化转段后的第一个春节,昨日,记者从大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做好救治场所、设备、物资和人员储备与节日期间值班值守。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工作平稳有序,确保了广大市民欢度了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症病例不少见
以老年人为主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高峰,春节期间,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采取双班制,抢救区、内科区同时有两名医生在岗。加上其他科室的增援,百余名医护春节期间坚守在急诊。虽然“每逢佳节最忙碌”,但是急诊科主任纪颖还是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儿。“今年春节期间总体来说一切平稳,没有出现新冠感染就诊高峰,但是重症病例不少见。每天400余例就诊量,呼吸系统疾病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约占15%,最大年龄101岁。”纪颖说,春节期间天气较冷,加之“新冠+流感”叠加流行,呼吸道疾病患者成为急诊量居高不下的“主力军”。重症病例以老年人为主,多伴有基础疾病。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三个院区的产科门诊和病房也异常忙碌,仅春节这7天,产科就有282名“兔宝宝”诞生。该院产科主任郭邑说,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逐渐增多,产妇的情况更加复杂,产科工作量也随之增多。胎心监护、打针换药、核对医嘱、写病历、术前术后宣教、母乳喂养指导……产科医护工作的忙碌程度,很难完全用言语描述,尤其是碰到急诊患者,医护人员都会马上冲到“战场”。这个春节,产科医生于达值了6天班,但在她看来,每天迎接新生命到来,这个工作也有了不平凡的意义,“看到母婴平安,心理的满足感和快乐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2023年春节期间,我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全部正常开诊,医务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各级医疗机构通过增加医护人员、增开急诊诊室、增设节日无休门诊和增派急救车辆等措施,满足广大市民在节日期间的就诊需求。累计在岗工作100324人次,服务门诊就诊患者118829人次,急诊就诊患者23993人次,发热门诊就诊患者4002人次,收治入院患者5155人次,开展手术1209台次,接听急救电话2705次,急救车出车2143次。对65岁以上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指导居家治疗观察人数累计为726人,上门服务随访人数累计为 12954人,健康咨询人数累计为15712人。为重点人群发放脉氧夹74880个,启动紧急会诊65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多
1月22日,大年初一,室外鞭炮声声响,微信群里拜年声不断,人们在相互的问候中迎来了崭新的2023年。10时44分,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室的工作群里,心外科医生高峰给大家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时也发布了一条群消息:主动脉夹层警报,54岁男性,患者现在急诊,稍后到病房……各单位尽快准备…… 消息一发布,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医生们纷纷回复:收到!短短几分钟,一个救治夹层患者的手术团队组建完毕,团队成员立即从家赶赴医院,投入到术前的准备工作中。11时18分,一切准备就绪。开胸、游离血管、建立体外循环、切除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心脏复跳……18时,手术顺利结束,患者转危为安。大年初二,23时25分,心脏外科手术团队微信群内再次拉响夹层警报……
“三十到今天,我们医院介入导管室做了32台手术,神经介入4台、周围介入5台、心脏冠脉介入23台。心脏介入比日常有明显增加,三四十岁中青年人也很多。”大连市中心医院冠心病一科副主任惠慧说,突发急性剧烈胸痛且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就有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心肌梗死。大年初二从早上一直忙到下班,他们就收治了4名冠心病患者,其中1人是冠心病术后发生心衰的,其他3名就是急性心梗,急诊上台手术,大家伙忙得不可开交。人们在春节期间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熬夜、吸烟等,急性心肌梗死也就随之而来,如不及时诊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1月23日,大年初二一大早,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耳鼻喉科医生们就在朋友圈里紧急提醒:5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吃坚果类食物,尤其是孩子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要和孩子打闹!“这个春节还算平稳,与往年相比,气管异物病例明显减少,鞭炮炸伤的也很少见,这与市民健康意识提高有关。”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宋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们收治了3名气管异物患儿,其中最严重的是初一收治的1岁患儿,来医院时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经硬性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后,医生取出了大枣、花生、苹果一堆没有嚼烂的碎渣,“还好治疗比较及时,孩子恢复很好。”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张丽霞)
关键词: 春节期间
责任编辑: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