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部署,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地,应该看到,率先推动江苏新型城镇化改革具有非常典型的现实意义,江苏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三大特征。
首先江苏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3.94%,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5%,其中南京、苏州、无锡三个城市的城镇化率更是超过80%,比较2021年全国64.72%的城镇化率水平,江苏的城镇化水平在国内显然属于较高的,但是我们在关注高城镇化率带来的发展红利同时,应该看到高城镇化也带来了城市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城市安全、社会治理、城乡融合的显著压力,特别是在疫情三年,随着经济发展、就业形势、地方财政、居民收入、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变化,完善、优化城镇化的质量更需要从资金、产业、保障等层面攻坚克难。
(资料图片)
其次,江苏的城镇化发展更有外向型经济支撑的特点。我们知道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密切相关的,某种意义上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工业化高质量的区域,其城镇化质量也会较高。江苏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镇,是制造业的发动机之一,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江苏的外向型经济先导特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继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江苏开放布局,巩固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用江苏外向型经济的火车头,建设好中国经济的进口中心、出口中心、国际开放枢纽,国际人才集聚高地,以此拉动江苏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建设。
做好江苏的城镇化改革,还可以看到江苏实践的意义,江苏的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苏南的城镇化率82.6%,苏中是70.5%,而苏北是64.8%,地处苏北的连云港市的城镇化率为62%,一定程度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江苏新型城镇化改革的重点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保障,所以优化好江苏经济的平衡性、畅通性、互补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江苏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事关国内大循环的大事。
应该说,看到江苏城镇化的上述特征,江苏高水平的城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化解江苏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正是推进江苏新型城镇化、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目标。落实这个目标,有两大重点领域值得重视。
一个是要重视都市群协同的改革,特别是以长三角生态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等为依托,构建江苏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具有多个城市群是江苏发展的优势,是推动城镇化工作的长板,近年来随着一些城市群战略的推进,一些城市之间产生了合作发展的向心力,通过组团协同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网络城市结构,城际之间的交通网络联通,让不同城市的人群流动加快,带来了城市跨区域经济、公共服务的合作,下一步,继续推动产业衔接、异地养老等政策协同,将是改革的重点。
除此之外,推动江苏城镇化建设还应重视打造县域经济品牌,推进江苏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城市化战略,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就近城市化、依托城镇完成城市化的主张,农村人口向主城区和县域集中是一个城镇化趋势,这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县域经济会是未来城镇化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战场。在这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包括县域经济发展缺少资金,缺少核心产业的问题比较普遍。当然江苏省的县域经济有做得非常好的,比如昆山、常熟都有非常好的例子,但是还有不少缺乏发展动能的县,解决县域保障、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财政收入等等,用县域经济代替乡镇经济,更好发挥城市公共设施、信息、人才集聚的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解决好地方就业的问题,都是江苏县域经济改革需要探索的。
在以上基础上,江苏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四化”方面逐步加力,第一就是“要素流动化”,要进一步打通要素流动。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已经成为一种手段,要发挥它的功能效应,包括土地、技术、人、资本要素的活力等等。这些年江苏在城镇化要素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加大土地流转,搞活集体经营型建设用地等措施都在推动,但围绕这方面的改革深化远没到尽头。这次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等,未来江苏如何进一步用好政策推进土地要素改革值得研究;还有资本要素也需要重视,我们还缺少城镇化改革的专项产业基金,希望能有更多围绕乡村振兴,围绕城市更新,围绕产城融合的社会资本、基金在江苏进行创新配置,用好股权市场,用好金融工具参与江苏城镇化改革,更好的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让资本要素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效能。
江苏城镇化的第二个着力点就是“产城数字化”,数字强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近些年江苏数字经济建设也比较显著,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江苏省无锡物联网等10个集群成功入选,总数居全国第一;苏州锚定数字经济“主赛道”,明确“十四五”时期,将动态投入超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以支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南京前段时间还开了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每年都举行类似活动组织产业力量,推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方面的数字化应用,江苏围绕城市数字化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在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的数字化应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包括农村电商、数字文旅在产业里面,做好数字装备、农业数字云数据库,拓展电商直采、直播售货、社区团购,加快布局城乡物流网络和仓储平台等,怎么从一个县的维度把支柱产业、社会治理更好提升数字化改造,是县域经济水平提升重要的工具。
第三要把着力点放在江苏城镇化的“社区均等化”上,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一定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市的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社会保障要以城市的社区为单元,提供均等化优质服务。比如现在城市看病,孩子上学等方面的优质资源还是不太均衡,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养老体系方面,近期我在北京、上海、江苏调研中发现一个好的趋势,一些资本越来越关注社区养老方面的项目,随着政府对应的奖励补贴措施的推进,一些数字化社区养老的新机构和新产品、养老装备设备、数字化养老应用、社区康复理疗项目越来越多,把这些社区均等化服务工作抓好,也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高质量标志之一。
除此之外,江苏城镇化着力点要把碳中和转型作为重中之重,随着城镇化程度越高,城市能源消耗就越重。国家现在也在大力推动碳中和,在推动过程中还有很多障碍和问题。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城市物流繁重,这些领域的能源消耗都是大头,这些领域的新能源配置也远远不够,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车辆比如环卫、公交、工程车辆、物流等需要进一步改造升级,让氢能源、甲醇燃料电池等低碳产品更多用起来,碳中和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衡量江苏新型城镇化做得好与不好的一把重要标尺。从这四个方面,江苏新型城镇化发展未来不断优化,期待营建中国高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改革最前沿。
(赵悦作者系万里智库秘书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本文系2022年12月10日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江苏新型城镇化战略转型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责任编辑: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