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情 >

让受灾群众舒心暖心——市县两级相关部门为舒兰灾区构建立体化保供平台纪实

变着花样调剂餐饮,让安置点内受灾群众一日三餐吃得好睡得香;群众有需求,保供调配不停歇;寻亲热线同时成为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救助捐赠的向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舒兰“8·3”洪涝灾情发生后,在省委、吉林市委、舒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舒兰抗洪救灾保供组、安置组、社会组齐心协力,全力应战,群众转移安置、应急物资保障、社会救助等工作有序有力展开,全面保障受灾群众的人身安全和食宿需求,构筑起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保供、安置、社会救助平台。

安置点有“家”的温暖

还有心理疏导

“平时在家也吃不这么及时,农忙的时候能吃上口热乎饭就不错了,哪还能做几个好菜!”8月11日11时25分,在舒兰市第十七中学校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开原镇五滴村、六滴村、七滴村126名受灾群众排队打饭,不仅有4菜1汤,还有爱心人士捐赠的西瓜。在宿舍走廊的入口处,成箱的矿泉水、方便面整齐地摆放着,受灾群众有需要随时可取。宿舍里床铺整洁干爽。8名专业医护人员、40余名后勤人员为大家服务,储备的应急食物可供600余人食用一个星期左右……

这是舒兰市受灾群众在用临时安置点的缩影。险情发生后,舒兰市教育系统先后启用29个临时安置点,每个安置点设有点长、医护、警察,教师。接收受灾群众、安排住所、配发物资、疏导心理、转运老人……各小组分工协作,引导受灾群众在暂时的困难面前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

测量血压,询问基础病情,发现有老年病发作前兆立即送医,在各个安置点里,来自吉林省、吉林市和舒兰市的医护人员忙着展开医疗救助工作。

8月4日,吉林省专家救治团队一行10人来到舒兰市人民医院后,立即开展灾区转运伤员救治工作。

8月5日,吉林市第一批专家救治团队来到舒兰市。来自吉林市急救中心、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市人民医院和舒兰市精神病院的80名医护人员,分赴七里乡、开原镇、平安镇等9个安置点,开展救治工作,详细指导传染病防控、环境消杀等工作。

8月11日,由4名农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来到舒兰市第十七中学校、第二十六中学校等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开展灾后农业自救技术培训,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发放指导意见宣传单。

“我正愁家里那些庄稼接下来该怎么整呢,这就给安排专家过来了,可帮俺们大忙了!”舒兰市第十七中学安置点的开原镇龙王村村民王非参加培训后,已开始考虑自救。

如何满足安置点里群众的精神生活,让转移群众在安置点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安置组也是竭尽所能。除了做好基本的后勤保障工作外,各个安置点还打开图书阅览室,变着花样让受灾群众吃上了立秋的饺子……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受灾群众有需求

保供调配不停歇

七里乡、金马镇、开原镇等乡镇受灾严重。8月4日,按照省市要求,舒兰市委、市政府紧急成立9个工作组,开展抗洪救灾各项工作,由舒兰市财政局牵头,成立了保供组,为当地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物资保障,做到灾区有需求、物资不断档、调配不停歇、服务不打折。

保供组迅速行动,建立“实时信息共享群”,通过信息上报、需求整合、精准核对、任务分配、物资投放“一条龙”规程,形成立体化保供互动平台。

保供组开通绿色通道,紧急拨付300万元救灾资金,为受灾乡镇解决燃眉之急。设立应急物资保障热线电话,保证了抗洪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运抵受灾乡镇,打通了物资供应“堵点”。

“金马镇需要1200套被褥”“开原镇需要四格餐盒和筷子1万套,上午能送到吗?”“降压药100盒、消炎药500盒市卫健机构已经送往中,请耐心等待”……保供组工作人员线上线下实时沟通。

保供组每天详细汇总应急库存物资、社会捐赠物资、采购急短缺物资储备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成员单位献计出力,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确保物尽其用。

“有需求您喊话”,在保供组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全组人员不舍昼夜在岗工作,有时连盒饭都顾不上吃。

记者在开原镇、金马镇,七里乡政府院内看到,各地运送支援物资的车辆正在有序排队,来自各部门和单位的志愿者们正在卸货;楼内过道两侧摆满了矿泉水、泡面等各类支援物资,数量充足。

“灾情发生后,我们一直在这里,不仅协助舒兰市做好保供工作,还积极对接吉林市批零住餐企业、大型商超捐赠物资。”吉林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国强说,吉林欧亚综合体,吉林市统泰一网超市有限公司等众多商家纷纷捐献粮油生活用品,为一线抗灾救灾解除后顾之忧。

寻亲有热线

捐赠有“向导”

几天前,在外地工作的舒兰人小刘通过舒兰市开通的救援热线,很快与被困灾区的父母取得联系。得知父母在开原镇安置点一切安好,小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开通救助热线是舒兰市抗洪救灾指挥部社会组针对洪灾初期,由于交通、信息中断,不少群众与亲属失联等情况设立的,确保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确保求助电话打得进、接得通、转得快、办得实。

汛情发生后,舒兰市信访局牵头,会同该市宣传、政法、统战、机关事务管理等成员单位成立了社会组,做到捐款捐物有人管,群众需求有人解。

社会组成立之初,按照“五化”工作法制定了责任分工表,建立了防汛救灾热线工作组、信访接待组、捐款捐物处置组、统筹安置外地寻亲组、社会救援力量与搜救衔接组、临时工作对接组6个小组,拆分了14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每天至少集中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建立社会组信息共享群,保证信息实时上报,及时解决受灾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最大程度上缓解了群众在受灾之初焦虑的情绪。

社会组成立以来,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了防汛救灾热线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渠道,每天24小时接听群众热线。截至目前,社会工作组接听求助电话208通,帮助寻亲42人,转办捐赠事项106件,登记捐赠信息100余项,累计接收捐款1600余万元,并向爱心捐赠人士发放感谢200余封。

据统计,灾情发生以后,社会各界300余家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爱心人士向灾区源源不断赠送物资。舒兰市组织专门队伍,对捐赠物资登记造册,快速发放,建立督导、反馈、协助机制,保证捐赠物资以最快速度用于恢复群众生产生活,将社会各界的爱心及时传递给受灾群众。

(江城日报全媒体)(松花江网编辑 罗安东)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5

推荐阅读

新华社纪录片|生态贵州

· 2023-08-15 13:58:38

世园公园迎来暑期研学热

· 2023-08-15 10:55:44

景山新展秀出锦绣中华

· 2023-08-15 10: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