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情 >

全球热资讯!多点发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去年全市粮食产量突破90亿斤 比上年增产1.14%


(资料图)

(记者 张春和 通讯员 李笑楠)全市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80亿斤阶段水平后实现了新突破——2022年,粮食总产量突破90亿斤,达到91.09亿斤,比上年增产1.14%。近日,市农业农村局对外公布了这一数字。

全市粮食丰产稳产离不开科技支撑。过去的一年,我市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02.23万亩,比上年增加16.58万亩。同时,全市农业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良种推广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05.8万亩;2022年当年推广翔玉998、天玉108、五优稻4号、中科发5号、庆林998、吉育47、九农26等适区种植优质品种56个,全市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4%以上,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

“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发展及标准化管理,水稻的产量、效益每年都跨上一个新台阶。”永吉县九月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建波说。他凭借科学种田,被评为2022年全国十佳农民。

“充分调动种粮主体积极性,也是我市粮食产量多年丰产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在惠农补贴政策上严格执行“谁种植谁受益”,在财政资金使用上重点扶持粮食规模经营主体。2022年,我市相关部门发放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生产者补贴、三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国家粮食补贴资金共计17.9亿元;宣传粮食价格持续走强市场信息,及时发布粮食收购价格信息,提振实际种粮农民增加收益信心。“我去年流转了吉昌镇土地5000余亩,种植绿色水稻、大豆。水稻平均亩产715公斤,比2021年增加60公斤,获得了大丰收。”磐石吉昌镇吉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生物菌肥生产车间内,公司负责人门龙春说,“我对今年的产量信心满满。”

高效服务是粮食提质增效的关键。去年,我市指导农民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水稻草害防控技术、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等粮食生产增产增效技术28项以上;开展“点餐式”农民培训,根据农民提出培训“菜单”,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培训高素质农民近3000人,辐射带动农民3万人以上。

同时,我市大力争取政策支持,提升项目支撑能力。去年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开展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等病虫害防治和促早熟面积26万亩,完成水稻二化螟和稻瘟病防治面积20.5万亩,打造100个千亩示范方和25个万亩示范片,辐射带动面积50万亩以上。落实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项目49万亩、黑土地保护项目19.3万亩、耕地轮作项目17.5万亩。落实省级农业生产救灾项目资金576万元,落实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项目资金319万元,完成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21.2万亩。

此外,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也对增产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农药用量控制在9660.26吨,连续3年保持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势头;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广新技术和新型肥料,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总量(折纯)为28.91万吨,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连续3年保持化肥减量增效良好态势;持续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专项整治,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333吨,持续6年保持全省领先位置,有力保护了黑土地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2022年我市克服疫情影响,相继开展畅通农资下摆、保障农民返乡、促进复产复工、实行“代耕代种”等工作,发放2.13万张农资通行证,恢复1339家农资经营门店,组织9.69万农民返乡备耕。我市成为全省备春耕工作部署最早、返乡农民集中转运最早、开启春播生产最早的地区。

“2023年春耕在即,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将稳定在985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工作将更加深入,种业振兴会更扎实地推动,高山区半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会有效提高,构建起多元的食物供给体系,从而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压舱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松花江网编辑 陈炳桥)

关键词: 主要农作物 粮食产量 辐射带动

责任编辑:Rex_10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xjd.rexu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新闻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