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京津冀“后花园”的“山海画卷”

今年暑期,辽宁葫芦岛一条串起星辰大海和诸多历史文化遗存的285公里的滨海观光线,成为京津冀和东北三省自驾游客的争相打卡之地。

这条滨海公路自南向北延伸,清新的空气和潮湿海风,都会让人无比舒适。“一小时一景区、一集群一日游”文旅圈的布局,让葫芦岛的全域“山海画卷”徐徐展开的同时,游客也置身其中。


(资料图)

今年1—7月,葫芦岛市共接待游客1765.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6.7%;旅游收入56.92亿元,同比增长121.4%。

临沧海

绥中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商代的“孤竹国”。相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北巡,最终抵达绥中。1982年,被考古发掘的碣石宫遗址,成为这次巡守的佐证。

今年80岁的赵洪德退休之后,就一直在碣石宫遗址做义务讲解。每当谈起碣石宫和碣石文化,他总是挺直腰板儿、中气十足——《尚书》《史记》《三国志》《康熙字典》,所有与碣石宫有关的历史典籍,赵洪德信手拈来,滔滔不绝。

在当地人的心中,赵洪德已经和碣石、行宫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甚至和碣石一样,是当地的“宝藏”。

在碣石宫遗址,向海中眺望,三块嶙峋巨石耸立在碧波中。

在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征讨乌桓后,曾在此次临沧海、观碣石,写下千古名篇。在1000多年后,这里却是“换了人间”。

8月18日,在绥中东戴河,路边停放的一辆辆“京牌”车、海滩上鳞次栉比的房车酒店和五颜六色的帐篷,无一不在显示着这里的吸引力。

在“小红书”平台上,关于“东戴河”的笔记就有2万多篇——“自驾、高铁都很方便,小朋友可以在海边挖沙子、赶海、看撒网捕鱼”“网红早餐摊味道很好,孩子特别喜欢吃,卖水果的大姐也非常好”。

据沈阳铁路局锦州车务段统计,今年暑期,从京津冀地区通过高铁、动车到葫芦岛的客流量达到60万人次。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绥中东戴河新区成立了8个规范旅游秩序综合执法组,对游客日常提出的投诉进行解决,此外,针对旅游市场重点问题,每天都会进行明察暗访。

登长城

辽宁长城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战国时。《辽东志》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

从明初大将军徐达奉命筑造长城,到戚继光增设敌台,再到韩斌督建虎山长城,200多年的时间,辽东镇长城从这里一路绵亘向东900多公里,直抵鸭绿江畔。而九门口长城就是其中最为奇特的一段——这里不仅是中国唯一一段水上长城,还是东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下流”的独特景致总能吸引游客的目光。

今年6月,九门口长城还开启“夜游模式”,在璀璨灯光的映衬下,蜿蜒起伏的长城宛如一条金色巨龙,飞舞在群山之间,烽火台上的激光秀和长城脚下九江河中的水幕秀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旅游体验。

初秋的九门口长城,风光秀美。沿着清澈的山涧徒步而行,穿过长城城门,拾阶而上,在九门口长城的城墙上,极目远眺,远处依山脉连绵走势而修建的长城依稀可见,烽火台点缀其间,长城的雄壮与巍峨尽收眼底。

葫芦岛市辖区内拥有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在长达265.2公里的长城文化沿线上,分布着321座敌台、151座烽火台、23座堡城、22处采石场遗址等,同时还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有条不紊推进。截至目前,36项常规任务现已完成17项。4项国家验收任务中,锥子山长城景区遗址遗迹保护利用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绥中长城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工;葫芦岛市长城文化和旅游复合廊道建设项目用地已获批,正在进行招标工作;兴城古城遗址遗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已完成29间商铺外立面明清风格改造修复。

在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之中,有17条辽宁长城主题精品线路融入其中。

今年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人们在游览长城时不仅会感受到铁马秋风的北疆沧桑,更会在斑驳的城墙上寻找到文化根脉。

逛古镇

古朴的仿民国建筑,特色的非遗工坊,原汁原味的关东美食,重温旧时记忆的民俗博物馆……走进葫芦古镇,仿佛就穿越到百年前的“老关东”,体验祖辈人的人间烟火。

这里名为葫芦古镇,却是一处“人造景区”。来这里的游客大概想象不到,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

2001年,葫芦岛市龙港区政府提出了“一产服务三产、帮助农民致富”的发展战略,作为区工商联会长的王国林第一个带头,返乡创业,在一片盐碱地中建设葫芦山庄。在那个年代,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带火”了一大批农家乐和旅游山庄,但由于大多处于野蛮发展,同质化严重,只能是“赔钱赚吆喝”,葫芦山庄也不例外。正在迷茫的时候,葫芦岛市申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给这里带来了机遇,有专家在参观葫芦山庄后提出建议——发展旅游。

发展旅游,没有自然资源,必然要从文化方面入手。葫芦山庄用什么文化带动呢?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决定尝试挖掘葫芦文化。

于是,这里设了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收藏包括16个类别、数千件各种珍品葫芦的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通过举办国际葫芦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打造山庄特色文化,获评“中国葫芦文化之乡”;通过文化创意,发展葫芦烙画、葫芦雕刻等特色旅游纪念产品、创意工艺品,逐步发展成为产业……葫芦山庄有了“葫芦味儿”。

葫芦山庄也更名为葫芦古镇。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能达到100万人次,外地游客能占到七成。这样一个建立只有20多年的景区,一没有吸引人的自然风光、二没有厚重的人文历史,能引来这么多的外地游客,依靠的肯定不仅仅是葫芦,更多的是创意。但与很多的网红打卡地不同,这里的创意“土味儿”更浓。

食客驿站前,堂头看到游客举着手机开始拍摄就熟练地开始了表演,吆喝起店里的菜谱,招揽顾客。在景区,这样的街景演员不在少数,磨刀的、拉洋片的、唱大鼓的……他们都是来自周边的农民。白马石、独树沟、牛营子、笊笠头子4个村的农民因山庄而受益,农民外租土地挣钱,到山庄里就业、卖特产挣钱,在山庄周边开了上百家小吃部、小超市挣钱,再加上土地增值、改善环境等直接和间接效益的拉动十分明显。

如今,从盐碱荒滩建起的葫芦古镇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教育于一体,分为关东小镇、葫芦文化公园、岁月葫芦海湾、农耕文化体验园四大主题接待区。

关外第一市,京津冀“后花园”。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里,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和新奇,它们散落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品味、去分享。

(人民网记者 汤龙)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