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迎来众多游客。昔日的地表“伤疤”、“冒烟”的煤矸石山,均已被绿色覆盖,成为环境保护的范例。
这几年,老阜新人还发现,眼前的煤矸石山不光绿了,似乎还小了。
堆砌多年的“大山”哪去了?
(相关资料图)
话还要从“山”是怎么来的说起。
阜新,因煤而兴。自1897年开采成功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这里曾“一煤独大”,煤炭开采业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比重常年在七成以上。
百余年过度开采,挖出了煤,也带出了煤矸石。由于回填成本巨大、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过去人们只能将其堆放在矿坑周围。久而久之,竟形成了一道平地而起的“山脉”,在阜新城区内绵延十余里。
岁月累积,经过不断自燃、风蚀,煤矸石由大块变成小块、再为碎末,成了这里风沙大、空气质量低的“元凶”之一。
从昔日财富的“见证者”,到如今环境的“破坏者”,煤矸石山成了摆在阜新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移山,阜新曾进行过多次尝试。
种树,能盖沙,不能发展。
回填,成本太高,不利长远。
利用,只有利用,才能让煤矸石变废为宝,污染问题彻底解决。
紧接着,一场场头脑风暴在阜新的会议室里呼啸而过,一次次外出考察从阜新的各矿区快步出发,一项项有关煤矸石利用的科研成果在这里实现转化……最终,一家家相关企业在这里接连落户。
就此,曾经的“煤都”在业界竟有了一块新招牌——“北方纸都”。
黑黢黢的煤矸石与雪白的生活用纸,有何关联?
这是一场产业“由黑到白”的转变,更是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崭新路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出发,探寻阜新人努力将十里矸石山变为百亿产业链的成功密码。
曾被阜新人视为“包袱”的十里矸石山,如今已成为阜新市产业转型的重要资源。
思想突围 点石成“金”
煤矸石,俗称“矸子”,是阜新人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孩子从小就在矸子山下玩耍。
有煤就有矸子,它是包裹在煤矿石外面的一层岩石,也是一种不成熟的煤。挖煤先得挖矸子,矸子下面才是煤。然而,矸子比煤多。值钱的煤被运走了,留下了“没用”的矸子。
过去,因为对矸子的不了解,加之技术不到位,没有产业载体,它们只能被就近置于矿边,放不下了就找个地方集中堆放。
煤矿不断产煤,也不断堆矸子。最终,矸子被列入大宗固体废弃物范畴。
阜新作为一个拥有百余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老矿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矸石山。据统计,全市现有规模较大的矸石山就达23座,总堆积量近10亿立方米,占地近28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大连市西岗区的全部。
这些山,不仅伫立在阜新的地上,也堵在了阜新人转型的路上。
从环境保护看,必须清理。矸子山是阜新的风沙之源、粉尘之源。自燃后会形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还伴随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很多在矸子山附近居住的阜新人,嗓音都是“沙哑派”。
从经济发展看,必须开发。2016年至2018年,阜新市按照国家去产能政策关闭地方煤矿65家,国有煤矿5家,占了全省去产能任务的76%。煤少了,增量在哪?
山要移,更要用。综合利用煤矸石成了阜新转型的必然选择。
搞清脑袋,才得装满口袋。
利用煤矸石,有何经验可学?有,也没有。的确,全国煤城不少,利用较好者众多。但每座城的矸子含量不同、产业基础不同,因此阜新的“河”还得自己摸着石头过。
阜新市主要领导表示,我们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一边抬头对标先进地区,一边低头盯准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唯有走产业化道路,阜新才能实现点石成“金”。
新邱区是阜新市的老矿区,也堪称阜新市的缩影。本次移山,新邱区率先突围。
先摸底数。“这两年新邱的日子不好过。”新邱区委书记刘昕吐露心声:“没有了煤,财政收入少一大半。新邱境内除了大坑就是大山,我们只能把矸子搞明白。”
新邱区请来专家,将煤矸石细分为“矸、泥、沙、石”四大类。矸的热值最高,适合作为建材烧砖;沙、石经过物理处理后,可作为建筑耗材;泥中富含有机元素可以用来做营养土。其中,最容易延长产业链条、壮大发展规模的便是热值较高的矸。
矸,可烧砖。煤矿关闭后,不少“煤老板”就开始转型用煤矸石烧砖。目前,新邱区有大小砖厂18家。
然而,没有技术,不成规模,连不成“链”,新邱区的砖产业很快陷入了“恶性循环”,开始了低价竞争。“你卖1毛八,他就卖1毛七,本就微利的行业,再打价格战,基本就赚了个吆喝。不仅如此,由于产量大,听说新邱的砖把整个东北的砖价都拉低了。”新邱区副区长王迪苦笑着说。
其实,新邱砖的市场非常好,其重要原因就是煤矸石热值高,作为原料在烧制过程中可以自燃,不仅节能还烧得更透。其承重性、硬度、耐寒性都是黏土砖、黄土砖比不了的。
“这热不就是资源嘛!把热用好,就能换赛道、兴新业。”不少专家为新邱区把脉后发现了砖厂的优势。
真的吗?新邱人决定试一试。
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煤矸石制砖车间。
由黑到白 循环利用
阜新市新邱区天合环保建筑材料厂董事长孙秀芹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被唤为是阜新移山路上的新“愚公”。
“我出生在矸石山脚下。打我记事起,家人的嗓子里就没透亮过!”孙秀芹在接受采访时说,把煤矸石山弄走是她从小的心愿。
2002年,孙秀芹迈出了移山第一步,用煤灰拌煤矸石做砖。从2010年到2016年,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同时,孙秀芹琢磨起了能源的循环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制成的砖坯是可燃的,在窑里只需点燃即可而且温度非常均匀,这热就是砖烧完了也用不完。还得用水为其降温,在这一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这些能不能都收集起来呢?”此时一个朋友对她说,你这正好有蒸汽不如造纸吧。
说干就干,孙秀芹立即和这位朋友商量,把造纸厂挪到砖厂里来。连上蒸汽管道,2016年11月,天合材料厂的第一轴生活用纸正式下线。
不仅省热能,孙秀芹的造纸厂连废水都没有,还节省了大量的排污费用。她将废水通过管道循环到制坯车间,又用于搅拌砖坯,将所有能源“吃干榨净”。
煤矸石的热值高低不均,全拿来制砖可惜了。孙秀芹开始用烧砖的余热发电,基本可以满足企业的自身用电,还能卖一部分去国家电网。
孙秀芹骄傲地说,在天合我可以“制坯不用土,烧砖不用煤,造纸不排水,发电靠余热”。
这么有“嚼头”的循环经济搞得热火朝天,很快新邱区政府就派人到天合学习,希望将这个模式复制推广,即能挽救其他砖厂,还能实现规模效应。
然而,发展一个企业和打造一个产业有着很大差距。
新邱区委决定不能坐井观天还得出去学。
“我和我的团队把中国四大造纸基地、四大造纸企业都走遍了。算了算账,可行。”王迪表示,“我们马上就请了专业机构,花钱给咱做规划。再拿着规划去招商,去和砖厂说。光说不行,红口白牙的,企业家不会马上就真金白银地投。还得领出去看。”
新邱区委又领着砖厂的企业家去外地考察,到天合学习。掰开了、揉碎了地说,一趟趟地走出学,最终新邱砖厂的负责人们动心了。
于是,辽宁源木纸业、丰源纸业、新国刚等多个砖纸一体化项目相继落地,并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投产的“新邱速度”。
6月5日,在辽宁源木纸业的大轴纸生产车间内,不间断地大轴纸从自动化生产设备上鱼贯而出。被自动按需求进行复卷、打上标签存放在仓库中准备出厂。该企业总经理助理张一曼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吨纸需用两立(方米)汽,需处理掉几吨污水。每立汽需耗费成本200多元,处理污水每吨需十几元。那么,源木纸业每产一吨大轴纸,就能省下600多元。
有了这么大的市场空间,新邱的纸供不应求。
资本的嗅觉最是灵敏。目前植护、中节能等头部企业也看到了阜新市的潜力,纷纷准备加入。“有了这些‘大家伙’,阜新循环经济的盘子才能真正做大。”阜新市主要领导表示。
辽宁沐安纸业生活用纸生产线。
配套成链 价值倍增
无论纸还是砖,阜新人做到这,都还没“尽兴”,还要进一步延长链条、增加价值才行。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先说砖。
煤矸石价格很低算上处理费,大约10元一吨,本就是“白菜价”。烧制近两毛钱的普通建筑用砖已经有利润了,但要是能做成市场上售价高、销售快的装饰砖、仿古砖不是附加值更高、市场空间更大吗?
位于阜新另一个煤矸石大区海州区的辽宁屿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萌看到了这一商机。在常年从事贸易生意的经验中,张萌发现用煤矸石做砖不仅质量好而且不易裂,塑形也容易,是装饰砖的好材料。在南方同样的仿古装饰砖要卖到近十元一块。
但此前,少有人用煤矸石做装饰砖,其中加入什么样的黏合剂、生产工艺?还有很多门道没被摸清。张萌找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教授周梅,请其团队为企业科研攻关。不久,就完成多项实验,使产品的稳定性等多种指标有了较大提升。
为了使工艺稳定,张萌从德国定制了智能生产线,只用两三个人就能实现日产值30多万元。质量高,却低于市价1/3,让屿衡砖很快抢占了市场。
“我们的砖不仅漂亮耐用,功能也十分强大。”张萌让水车在厂区内的透水砖路上喷水。一车水喷完,地面只留下一点水痕,并随着太阳照射很快干了。张萌拿起一块放大的透水砖结构说:“煤矸石本身就有含水性,结构透水又能过滤,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好原料。现在阜新市的很多透水路,用的就是屿衡的砖。”
目前,辽宁屿衡每年可消化煤矸石300多万吨,并正在扩产。
再说纸。
大轴纸是纸抽、卫生纸、纸巾等生活用纸的原材料。要将大轴纸复卷、印花、切割、包装,才能成为消费品走到消费者手中。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理环节,却富含着相当高的附加值。
于是,一批生活用纸加工企业,在阜新市悄然落地。
辽宁沐安纸业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沐安,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自产、自销的小天地。
楼下,只需几分钟,一捆一吨重的大轴纸就变成了包装好的纸抽、卷纸。
楼上,一个个直播间内,主播们正在不同平台上进行线上销售。
楼上下单,楼下生产。
“目前,我们走线上和线下两种销售渠道。线下就是卖给代理商,推商场、超市。线上就是培养自己的网红,直播销售。”沐安纸业总经理陈跃广认为互联网销售未来的份额会更大,在沐安60多人的员工队伍中有38人属于电商团队。
无论制砖还是造纸,原料都是煤矸石。为了给企业做好配套,阜新市建立了五座煤矸石预制场,将煤矸石按热值、粗细进行分类处理,不仅解决了企业预制环节占地大、投资高等难题,还为煤矸石权属问题铺平了道路。同时,为了支持企业发展、降低碳排放,阜新市还严禁在境内使用除煤矸石以外的原料制砖。
按说,煤矸石的账算到这也该差不多了吧。不,在阜新市还远远没有结束。
信华信(大连)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刚刚入驻阜新。一个关于碳汇收益的产业链条正在延展。
“按目前一块砖能减排20克二氧化碳、一吨纸能减排0.6吨二氧化碳算,我们企业所具备的15亿块砖、4.5万吨纸的产能,就能减排3000多万吨二氧化碳。目前,北京碳交所的最新报价是55元每吨,我们光碳汇收益就有近20亿元。再加上产业收益,光新邱区就是条百亿产业链啊。”王迪兴奋地算着账。
回程路上,记者注视着车窗外连绵的矸子山,仿佛看见了一条不断拉长的循环经济链条,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康庄大道。
观与思
治理难点亦是转型支点
提到资源型城市,很多省份都会拥有自己的“油城”“煤城”“钢城”……然而,向自然过度索取后,这些城市也往往面临着固废污染、发展乏力的困境。阜新,便是这样的城市之一。
此时,与其在清除固废、另起炉灶上煞费苦心,倒不如在变废为宝上多下功夫、将排污与利用合二为一。在解决大宗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的同时为产业转型找到答案。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废?是宝?一字之差,也是一念之差。不要先让思想背上包袱,觉得不能用、不想用,而是努力探索能用、好用的新赛道、新路径。诚如阜新市委以先进为标准、以项目为载体,将经验与实际相结合,找寻适合自己的突围良策。
过去是废,现在是宝,科技创新是支撑。政府要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架桥梁,要为科技成果转化在制度上破障碍、在机制上多鼓励,让很多科教资源转变为区域转型的智力资源。科研院所也要围绕市场需要、企业需求进行攻坚,有倾向性地在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立项目、搞研发。
让废变宝,产业链条是载体。没有产业、产品,思路只是空谈。客观地说,阜新市的造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体量不大、品牌不强、品质不高的发展瓶颈,急需引进更多大企业、大项目入驻,成为头部企业的东北生产基地。通过龙头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断集聚,最终形成众星拱月的良好发展态势。
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乐于看到更多的“阜新”将压在资源型城市身上的废弃之山、包袱之山,变为新的资源之山、产业之山。
(辽宁日报 记者 : 孙大卫、查金辉)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