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当前通讯!“黄河春潮起”⑤ | 呼和浩特:春回黄河 这一方热土更加璀璨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黄河,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发端,一路奔涌而来,几经回转,在呼和浩特再度改变方向,向南折入晋陕大峡谷,完成了黄河“几”字形最大的转弯,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黄河干流流经呼和浩特市102.5公里,仲春时节已至,各种候鸟翩然北归。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已经成为塞北人民的共识与自觉行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幅优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大河流经安居乐业


(资料图片)

黄河从托克托县双河镇什四份村流入呼和浩特市境内,流经托克托县和清水河县。黄河在托克托县段全长37.5公里,经过9个自然村,这里还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历史上的“河口古渡”就在这里。重要的水运地位,使托克托在呼和浩特的城市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家看到的是河口古渡的复原图,道路两边商铺云集、热闹非凡,依稀能够想象那时的繁华。”托克托县博物馆的讲解员刘彩霞指着一张老照片作介绍。

如今,河口古渡已经成为历史,但住在黄河岸边的村民在黄河的滋养下过着幸福的生活。郝家窑村坐落在黄河东岸,依托黄河资源,发展了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该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秦建告诉记者,仅他们村就有33家农家乐,带动了300多人就业,他高兴地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特产辣椒、葡萄和特有鱼类的销售,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

位于山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交界处,有着沿黄九省区,唯一一处黄河与古长城“握手”的地方。

黄河清水河段全长65公里,流经喇嘛湾镇、宏河镇、窑沟乡和老牛湾镇4个乡镇,壮阔的黄河美景在老牛湾镇一览无余,十分震撼。在黄河老牛湾上,不止有险峻的黄河大峡谷,还有蜿蜒的明长城遗址,建成了4A级景区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我们这里最独特的就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景观,每年三月中旬开河后游客逐渐多起来,清明节、五一假期就会迎来客流高峰,村民们也能有个好收入。”老牛湾镇营盘峁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石志强向记者介绍道。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康建国介绍说:“住在黄河两岸的居民因为黄河直接受益,住在沿黄流域的人们也同样在接受黄河的馈赠。大黑河、小黑河、浑河都是黄河的支流,黄河上游的最后一条支流大黑河和中游的第一条支流浑河,都在我市境内汇入黄河。呼和浩特全域都处于黄河流域上,丰富的水资源滋润了这片土地,孕育了肥沃的土默川平原,滋养了这里的各民族人民,他们在文化、民俗、饮食等方面相互影响、融合,塑造了呼和浩特独特的文化面貌。”

黄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段,随着黄河生态廊道、改善人居环境、黄河滩区迁建等工作,使黄河和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美,成群的天鹅和赤麻鸭在这里栖息。

候鸟翩跹生态宜人

春回大地万物苏。惊蛰已至,呼和浩特的气温回暖,候鸟也展翅归来,在黄河、大黑河、小黑河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土默特左旗海流水库的候鸟群规模很大,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据了解海流水库主要水源为小黑河来水,流域面积44.3平方千米,总灌溉面积9万亩,是候鸟迁徙途经的重要补给地。

随着生态治理的推进,小黑河流域环境大幅改善,从2018年开始,大约有四五千只赤麻鸭不再南迁,永久定居于此。

近年来,土默特左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强化河湖制度体系建设,构建了完善的河湖长工作责任制,启动实施了海流水库生态净化工程,有效改善了海流水库水质、提升了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候鸟来到这里驻足栖息,每年过境的候鸟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包括天鹅、灰鹤、野鸭、红嘴鸥等,这里已经成为候鸟迁徙途中重要的“中转地”和“补给站”。

同样,在托克托县下滩村黄河段,也迎来了候鸟的回归,采访中,记者偶遇几位70多岁的老人,他们结伴而行,欣赏着黄河的景观。78岁的退休干部王美说:“生态环境好了,每年开河的时候,我们都要来黄河岸边走走看看,候鸟明显一年比一年多,赤麻鸭、鸿雁,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候鸟,一片一片地飞起来,非常壮观。”

据托克托县水务局副局长曹广明介绍,近几年不仅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此外还充分发挥河长办职能,大力推行“河湖长+检察长”治河新机制,强化黄河水资源管理,不光改善了水质和生态,多了候鸟的身影,还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幸福感。

他说:“目前黄河托县段护岸工程共完成14.477公里,什四份子险工段、柳林滩护案工程、下滩护案工程、东营子控导工程、章盖营护案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保护了黄河沿河九个行政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大唐托电净水厂、引黄取水口工程不被水淹。通过多项举措,黄河真正成为周边人民的幸福河。”

位于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交界处的老牛湾,以黄河为界。

水清岸绿幸福绵长

努力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遵循的最高标准。”清水河县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黄河清水河段沿线山势险峻,土层较薄,以前每年大量的泥沙注入黄河致使沿黄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清水河县被纳入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一、二、三、四期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重点对沿黄流域以及浑河、清水河、杨家川、古力半几河等支流周边进行了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切实增加了林地面积,有效提升了森林质量。

加强沿黄流域生态治理,加大沿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改善了,老乡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呼和浩特市清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李家大院农家乐的老板娘靳飞霞正在收拾农家乐客房

“以前靠天吃饭,一年到头种地也没有多少收成。我们两口子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连供娃娃上学也费劲,2015年我爱人先回老家老牛湾开了农家乐,后来生意越来越好,我也就不打工了,专门回来开饭店、民宿,有时忙起来还得雇三四个人,守家在地,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老牛湾景区李家大院的老板娘靳飞霞一边说着,一边收拾着民宿的床铺,为迎接游客的到来做准备。

与此同时,托克托县郝家窑村的二虎农家乐的老板娘任秀清也在忙碌着,“我们离呼市很近,市区的游客经常来,眼下虽然不是旅游旺季,但是来吃托县炖鱼的客人也不少。”说话间,又有两辆满载游客的汽车停进院子。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炖鱼远近闻名。

原来,任秀清还是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托克托传统炖鱼技艺的传承人,一手炖鱼的好手艺远近闻名。她的农家乐最多能容纳180人同时就餐,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游客品味着托县炖鱼,在唇齿留香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续传承发展。

依托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的老牛湾、郝家窑,只是呼和浩特市沿黄流域人民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双河镇郝家窑村,依靠黄河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发展提质璀璨迷人

让我们把目光随着候鸟的迁徙放得更远一些。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坐落在黄河岸边的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别称青城,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和“胡服骑射”的故事就在这里传唱。

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呼和浩特市也在积极地行动着。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始终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先后制定了《呼和浩特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纲要》《呼和浩特市“十四五”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实施大黑河、浑河重点河段治理工程,水质总体改善。眼下春回大地,呼和浩特的设施农业发展正热火朝天,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也纷纷开工建设,昭君博物院、将军衙署、白塔、塞上老街等旅游打卡地也正在升温迎来一批批游客……

呼和浩特市依托自身旅游资源,打造北部敕勒川、南部黄河湾两大特色旅游带,使其不仅成为全区旅游的集散地,更成为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博物馆关于黄河文化文明的展品

如果说黄河赋予她的是历史的厚重,那么当下正在进行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则是为了让这座历史名城走向更璀璨的明天。文明是城市的金字招牌,其背后体现的是城市的美誉度、硬实力和软环境。

城市里的路宽了,地绿了,天蓝了,市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说到首府呼和浩特的变化,这里的人们都能骄傲地说上一箩筐。

在繁华的外表下,勤劳质朴的青城人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实干精神实现着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据呼和浩特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积极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设。全市电力装机、新能源装机、外送电量均居全国前列。源网荷储、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加速推进,电力外送覆盖华北、西北等地区,能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全市清洁能源产业投资近40亿元,同比增长1.6倍,高于全市工业投资145.6个百分点,以金山电厂、武川碳达峰风储基地、大唐新能源(风电光电)打捆外送等项目为代表的火风光电储制研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经过不断努力,这里已经建立起了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

水清岸绿、景畅人和,塞外名城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蝶变!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舒雨 丁晨 王璐 王劭凯 文/图

责任编辑:陈文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1

推荐阅读

当前聚焦:春暖天鹅舞

· 2023-03-11 17:55:06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xjd.rexu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新闻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