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留住传统记忆!张中贤“: 踩”出300年魅力非遗

在上口子村高跷博物馆,张中贤(右)和非遗申报人唐恒(左)研究高跷头饰。

上口子高跷开场式结合评剧、杂技、舞蹈中的元素,以演员“扭”“浪”“逗”“相”的方式呈现,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上口子高跷”,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素有“辽南一枝花”之称,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今年69岁的张中贤是“上口子高跷”第六代传承人。他16岁师从艺人仉振合学艺,1985年起任高跷队长,并执鼓伴奏,陆续收徒20多人,成为高跷队骨干,他也被尊称为“会首”。张中贤使“上口子高跷”表演形式形成较为突出的扭、逗、绝的风格特色,在全国各地演出备受欢迎。为了让“上口子高跷”秧歌落地生根,在他的带动下建立了全国唯一一座村级高跷博物馆,陈列了历年来的高跷乐件、服饰、头饰和道具,还组成30多人的“娃娃高跷队”,让“上口子高跷”秧歌后继有人,不失传、不停传……


(相关资料图)

01

看高跷表演村民才算过年了

1月26日,大年初五上午,盘锦市大洼区上口子村广场锣鼓喧天,两支舞龙的队伍正在表演中,随着舞龙表演鼓点停下来,喜庆踩高跷的鼓点敲了起来,在“上口子高跷秧歌艺术团”牌子的指引下,十多位高跷表演人员踏着鼓点走向广场。“快看,踩高跷的来了,太好了。”

尽管站在人群中,大家还是一眼就能看到总高度超过3米的上口子高跷队员。1.5米的高跷“腿子”绑在高跷人的腿上,没有违和感,走起路来也是轻松自如。绕行广场一周之后,十多名高跷人一起向村民们拜年。

“每年春节期间是我们高跷队最忙碌的时候。”上口子高跷”第六代传人张中贤说,“高跷队一个多小时的表演,带来的是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高跷表演甚至已经成了村民过春节的一部分了。”

张中贤今年已经69岁了,从16岁起就师从本村的高跷名角仉振合,专攻下装。由于他为人忠厚、谦和,被推举为第六代传承人;又因为他排行老四,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四叔。因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再上跷了,但他还是闲不住,仍然给高跷队做指导和指挥,还联系演出。

张中贤介绍:高跷腿子从用料到工艺其实都特别有讲究,“上口子高跷”的所有高跷腿都是用曲木做的,高跷艺人从小开始踩,能踩二三十年不带坏的,老辈甚至还有“一木架千金”的说法。

高跷是上口子村人最喜爱的活动,很多村民从记事起就会踩高跷。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上口子村人来说,高跷就是他们的传家宝。“家传不如爱好传”,这也是“上口子高跷”的一大特点。

02

“上口子高跷”素有“辽南一枝花”之称

盘锦市西安镇上口子村的高跷秧歌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传承,2008年1月,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12年赢得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素有“辽南一枝花”的称号。近年,“上口子高跷”秧歌艺术团春节期间的演出达百场之多,已经走遍了湖南、湖北、浙江、上海、江西、福建等省市,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屡屡获奖,还被邀请参与十运会开幕式。

“‘上口子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主要流传于盘锦市大洼县上口子村及大辽河沿岸地区。”张中贤说,“上口子高跷”历史悠久,至今已传承300余年。村里老人说,上口子村有位从关里来的青年人兰小二,带来了关里的高跷秧歌,在上口子拉起了“兰家班”。至此,最早的上口子高跷会正式成立了。

“上口子高跷”兼有唱秧歌和杂技的特点。”张中贤说,唱的内容在原来的大鼓皮子、秧歌柳子、秧歌帽儿等基础上,增加一些小戏和“落子腔”,动作则融入了高难度的跷功技巧,除入场时采用全体队员“架象”造型进场外,还边舞边加入各种绝活技巧。

“表演结束时全体队员更以编龙造型退场,使观众既看到了优美的舞姿又看到了高难度的动作。”

“上口子高跷”的表演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每逢节日、假日、庆典等,随时随地都可以演出。既给人以视觉上的紧凑感,又能烘托隆重、热烈的场面,渲染气氛,感染观众。

03

全国唯一建在村里的高跷秧歌博物馆

2019年9月20日,盘锦市大洼区西安镇上口子村“上口子高跷秧歌博物馆”揭牌。这座在高跷秧歌发源地建设的高跷秧歌博物馆,通过馆藏展示让人感受到“上口子高跷”秧歌的久远与精髓,领略到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与风采。

“纵观高跷秧歌行当,在一个村子里建设与高跷秧歌相关的博物馆,这开创了全国先河。”上口子高跷第六代传承人张中贤说,这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建在秧歌发源地、建在村子里的高跷秧歌博物馆。

2008年,“上口子高跷”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张中贤找来非遗项目申报人——西安镇文化站站长唐恒商量高跷传承的问题,二人就琢磨着成立一个传习所,既能展示非遗技艺又能让踩高跷的人有地方排演。

几经找寻,村里一座废旧的稻米加工厂被张中贤、唐恒等人选中。对其进行一番改造后,“浪跷人”便在这里研习、排演。近几年,在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扶持下,他们对传习所进行升级,并于前几年使这座博物馆初具规模。

步入上口子高跷秧歌博物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上口子高跷秧歌祖师爷兰小二的铜像。环顾室内,玻璃展柜里有序陈列着不同时期跷腿、腰带、服装、头饰、器乐等老物件。展厅墙上,悬挂着“上口子高跷”秧歌发展历程展板以及反映上口子高跷秧歌的获奖油画作品《最炫东北风》;展台深处,12个人物紧紧围绕着山花奖奖杯的雕塑,寓意代代高跷人为弘扬民间艺术不断努力,让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04

组成“娃娃高跷队” 上口子高跷后继有人

“就像平常那么走,走齐喽!别光顾着瞅自己,你看看自己跟人脚步一样吗……”在西安镇上口子村的小广场,娃娃高跷队的老师和张中贤一起仰着头,严肃而又耐心地为孩子们指导踩高跷的技巧。虽然没有锣鼓乐队的伴奏,但是孩子们一板一眼认真学习的样子惹人怜爱,仅仅从他们的眼睛里就能够看出对高跷的热爱。

张中贤说,踩高跷不是谁都能踩的,挑选条件有些苛刻。不但要看身高、体重,最好还要性格活泼表现欲强。挑选到中意的,他就一遍遍游说。张中贤的初衷,就是让高跷这个事业传承下去,无论过程多么困难,他都希望能够让后人看到高跷、了解高跷、爱上高跷,为高跷这门传统的老艺术延续薪火。

11岁的李涵蕾是上口子娃娃高跷队的成员,在她8岁的时候,姥爷给她做了一个小高跷,她玩着玩着就踩会了。这也让她对高跷产生了特殊的情结。问及她第一次上台表演的感受,她脆声脆语地回答:“不紧张,特别希望自己能演好!”

高跷是跷腿上的舞蹈,是300年光阴的凝结。其粗犷、火爆、热辣、喜庆的风格奔放热烈,皮鼓、大镲、唢呐交合在一起,它可以大尺度地扭、大幅度地浪、没边幅地嬉、没深浅地逗,这油光亮彩的高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上口子高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为高跷队挑选后备力量上,就这样,辽宁省唯一一支娃娃高跷队诞生了。而娃娃高跷队的第一次训练,在张中贤和文化站站长唐恒的共同努力下也正式拉开了“传承”的序幕。300余年的高跷历史就在这样的训练中被孩子们交接、续写,他们,踩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

张中贤骄傲地说,从2019年开始,上口子高跷就开始“从娃娃抓起”,目前有30余名孩子参加了高跷的学习,这些孩子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8岁,已经进行了几场演出。

在学堂和广场的频繁转换当中,他们从懵懵懂懂的孩子成长为勇敢独立的少年,他们从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变身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使者,他们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土地上,踩出了希望,踩出了未来,踩出了不羁不绊、代代传承的最美坚守。

辽沈晚报特派盘锦记者 徐刚 文并摄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2

推荐阅读

寒夜中的铁路“守护者”

· 2023-02-12 05:41:1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xjd.rexu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新闻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