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给灵活就业劳动者系上‘安全带’”受到重视。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年轻人应多进工厂少送外卖”,引发热议。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灵活就业”则是重要就业渠道。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1年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
在新时期,如何理解灵活用工的服务业平台与制造业的关系?灵活就业人员保障如何完善?对上述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孟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等学者提出了见解。
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不存在用工冲突
在近日热议的“年轻人进工厂还是送外卖”话题中,有人担忧平台对年轻劳动力具有“虹吸效应”,加重制造业的“用工荒”。
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孟泉正在进行相关研究。“以日资和美资为代表的一些制造业企业正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搬到东南亚,或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的转型改变用工需求,甚或用机器替劳动者,就需要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因此,他认为,制造业对工人的需求已经悄然发生转变,一部分外资企业对工人需求量明显下降。
从宏观数据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发现“外卖骑手当中大概30%左右来自于制造业,但这并不表明外卖、快递等对制造业招工造成了冲击”。他提到,制造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是工资较低、工作单调、劳动条件较差等,也与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青年劳动者供给偏好转变有关。
孟泉直接提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制造业发展的源动力不在于劳动力市场供给侧的数量问题,质量的提升才能真正满足当前制造业需求侧在组织变革、技术升级、资本整合、企业转型等方面的变化,其突破点在于制造业自身对工人的技能培养是否跟上,也就是发展职业教育,针对转型之后企业的真正需求,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不宜用旧框架对待新就业形态
有观点认为,相对于传统就业形式,灵活就业缺乏保障。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认为,传统看待劳动保障的框架可能不适用于新的劳动形式。
“劳动权益的各个项目都用上后,不一定能保证平台用工的顺利进行与劳动者的需求。传统的劳动关系为什设立休息休假,因为传统的劳资双方并不平等,劳动者固定在特定工作岗位上,转换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小,若不通过法律强行纠偏,容易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一些损害。相对来说,在节假日,网约车、外卖、快递等平台有可观的补贴,大量劳动者临时干几天,就能收到较为可观的收入,在工作日,再回到原来的岗位。”
灵活的平台用工模式转换工作的机会成本低、时间成本低等特点。娄宇介绍道:“如果简单地把传统劳动权益保障套用在这些灵活的用工模式上,并不一定有利于完善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
在孟泉看来,平台在完善灵活就业保障方面应该扮演重要角色,平台的积极行动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诸多改善可圈可点,加强沟通、提升福利、扶危救困、搭建职业通道等新经验、新举措应该受到鼓励。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保障已提上日程
事实上,不少平台已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创新。
日前,美团发布《2021年度美团骑手权益保障社会责任报告》,里面提及一系列针对骑手职业的改进举措。孟泉认为:“这说明平台开始有意识地和劳动者沟通。这种实践折射出平台企业在持续发展和员工参与之间找到‘平衡逻辑’,结果就是平台会不断探索如何让骑手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相关福利。所以,平台的积极行动应该受到国家鼓励。”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计划中,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也已提上日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据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社保问题,正在制定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拟面向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文/王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