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湛江市戏曲艺术研究工作者和相关艺术团体人员历时6年编创而成,凝聚了几代雷剧音乐人智慧结晶的《雷剧音乐》新书今天首发。这是一部目前为止关于雷剧音乐唱腔最为系统最为完整的理论研究书籍,对雷剧音乐唱腔的规范统一、普及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里程碑:雷剧音乐“教科书”
《雷剧音乐》从2016年4月开始收集雷剧音乐原创作品,2017年1月启动编辑工作,成立编委会,确定“三定”小组成员,开始定腔、定板、定名工作。该书在收集到的雷剧音乐基础上择优而录,最终确定收录的曲目有唱腔、小曲、器乐曲、锣鼓经4个类别,共386首(条),其中唱腔242首、唱段15段、小曲8首、器乐曲67首、锣鼓经54条,并为之定腔、定板、定名。
定腔、定板、定名是雷剧唱腔普及和推广的前提。虽然雷剧音乐数量多,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和统一,在实际舞台运用上,往往是“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调”,使得雷剧唱腔难以推广。数年前,广大雷剧工作者开始探索规范统一、普及推广雷剧音乐唱腔的道路,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先是组织雷剧界知名艺术家开会研讨雷剧唱腔,对雷剧唱腔改革的成果进行研究和总结;而后举办了几届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雷剧唱腔大赛,引起了业内人士对唱腔规范统一问题的关注;之后邀请名师录制雷剧唱腔教学视频在网络平台播放,利用网络便利最大范围地普及和推广雷剧唱腔。
《雷剧音乐》一书的出版是雷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作为雷剧音乐唱腔的范本、科教书和雷剧工作者的工具书,为各演出团体采用新腔,提高演员的专业素质和演出团队的艺术品位提供了借鉴;为在全社会推广新腔,养成观众对新腔的欣赏习惯,提高观众的艺术鉴赏水平提供了样本。
唱腔改革:积极推动雷剧发展
几百年来,雷剧深扎民间,盛唱不衰,先后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等发展阶段。雷剧产生之初脱胎于雷歌,沿袭了民歌的风格,形式单一,缺乏一咏三叹的韵味,艺术表现力大打折扣。
从上世纪中期起,文化主管部门积极扶植雷剧,组织广大雷剧工作者对雷剧进行艺术革新,突出抓好雷剧的剧目创作和唱腔改革,使雷州歌变成戏曲声腔,逐步建立起有完整腔类、板式的声腔体系,创建了兼具“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联套体”两种声腔体制,研创出雷剧的主奏乐器——雷胡,初步奠定了雷剧的“江湖地位”。
改革开放后,在陈湘领衔的老一辈雷剧工作者的努力下,雷剧唱腔日臻成熟。陈湘等人根据雷州歌音型规律和顿逗特点,通过板式、拖腔、音域、律线、调式、句幅、过门、顿尾落音等变化,创作了多种腔调,同时对腔调乐曲进行分类归纳,并加以定腔、定板、定名,逐步确立了唱腔体系,发挥了戏曲板腔的套用功能,且自成一格,真正实现了“雷歌”向“雷剧”的转变。使雷剧唱腔在渲染气氛、塑造人物、突出性格、调动情绪等方面更加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他还搜集、整理、谱创气氛音乐、器乐曲和锣鼓经等戏曲音乐元素,创立了雷剧音乐体系,使雷剧在中国300多种戏曲剧种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雷剧音乐被收录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以及《广东省戏曲音乐集成》。
目前,雷剧已拥有200多种腔调,可归纳为抒情咏叹、欢乐喜悦、悲痛哀伤、诙谐滑稽、愤怒斥责等情绪表现形式,能够适应剧情需要,提高演出效果,增强了雷剧艺术感染力,也赢得了戏剧界对雷剧的欣赏。
专家点赞:该书是雷剧艺术研究的新成果
《雷剧音乐》首发式当天,多位省内专家以视频和贺电的方式表示祝贺——
广州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练行村:《雷剧音乐》一书凝聚了广大雷剧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对繁荣雷剧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林金洲:雷剧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表演人才,更需要音乐唱腔设计人才,这是保持剧种特色的根本。《雷剧音乐》极具学术和研究价值,这本书将是培养雷剧音乐人才、研究雷剧音乐的很好的教材和工具书。
原广东省剧协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倪惠英:近几十年来,雷剧在一代代艺术家的积累和传承中不断进行创造性艺术实践,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声腔特征和艺术表演形式,深受本地区人民的热爱。《雷剧音乐》对雷剧音乐的整理、记录和传承,为雷剧艺术能够更持久,不断发展和新的创造,提供了基础和资源。
中山大学教授,戏曲研究专家董上德:《雷剧音乐》的出版是广东戏曲界2021年的一件大事。这部书收集了雷剧音乐里面的很多唱段,这唱段都标明了它的出处,显示出编者的严谨的态度,同时唱段里面来自很多的雷剧的剧目,也反映了雷剧创作的成就和雷剧艺术家们的贡献。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