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民众运动习惯的养成 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青少年时代体育课堂

近日,一项针对151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69.9%的受访家长表示,其孩子每周体育课只有两节或更少;运动强度低(55.3%)、被主课占用(50.6%)是受访家长认为目前体育课存在的普遍问题;60.5%的受访家长认为要提高对体育的重视。

事实上,近年来,体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今年4月,教育主管部门表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并由此实现学校体育工作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挂钩,与学生的综合评价、升学挂钩。

如此一来,如果学校体育工作没做好,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当地政府的政绩考核都将受到影响。在当下的行政体制中,这样的重视力度不可谓不大。可是,家长为何依旧觉得体育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为何依旧觉得体育课没意思呢?

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学习的重要动力,都源于兴趣和爱好。因此,中小学体育课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体育的乐趣,学会运动的初步技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这中间,要让学生感受到,是我在锻炼,我从中得到了快乐,而非仅仅为了这个科目分数的提高和老师的满意等短期功利目标。

反观很多成年人,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交纳高昂的健身费用也要坚持锻炼,就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人的乐趣和益处。从这点上来说,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其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效果。近年来,一些学校探索体育课分层教学,将爱好、水平接近的学生分在一个教学组中,这就是以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在科目中受益的理念体现。

眼下,很多学校设置更多体育课,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达到不同课程的配置和配比,完成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不少学校的体育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负担,是失败的经历,是众目睽睽下的难堪体验和不体面造成的自卑,由此形成了学生的挫折心理,体育课的运动经历成了他们的心病和疮疤,以致阴影长期不散,对身体的自我认知定位不高,成了潜在的运动障碍。

更关键的是,在当前体育课的内容中,学生难以发现运动的乐趣,体育被当成了力气活,其他课程则成为脑力活……须知,体育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乃至有益智力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把体育当作一种“调味品”,觉得孩子学习太紧张了,通过体育锻炼来放松一下,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所谓教育,不仅要充盈学生的头脑,也要强健学生的体魄。好的体育课要让学生乐此不疲,有再上一堂课的欲望。唯有如此,才能把学生真正调动起来。而民众运动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青少年时代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 运动习惯 青少年 体育 课堂

责任编辑:Rex_07

推荐阅读

天天要闻:通润装备11涨停

· 2022-12-06 16:47:48

英飞拓4涨停

· 2022-12-06 17:00:57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xjd.rexun.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新闻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