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向世界展现着中国智慧。每一份积极探索,都将写下独特的“中国方案”
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冰立方”目前正在向公众开放。与赛时相同的灯光、屏幕等冬奥景观重新“上阵”,让参观者仿佛一下“穿越”回冬奥比赛现场,媒体看台、混采区、运动员更衣室及颁奖点位等冬奥设施将冬奥的氛围拉满。
作为奥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冬奥会场馆向大众开放,由全民共享,努力开掘着赛后利用的新价值。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暖心邀请建设者代表及家属“回家看看”,分享冬奥荣光的同时,也“试水”进一步对公众开放;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冬奥村“打包规划”,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赛时氛围;五棵松体育中心则依托现有设施,开展冰上运动,同时引入文化、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进一步打造体育和休闲娱乐综合体……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向世界展现着中国智慧。事实上,奥运场馆的赛后开发利用,是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作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北京自2008年奥运会后,就在积极探索场馆的赛后转型,不断为发展破题。部分场馆建立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了产业化、市场化运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积累了经验。
北京冬奥会场馆则始终坚持“反复利用、综合利用、长久利用”原则,从规划建设阶段就为赛后运营“埋下了伏笔”。一批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经过升级改造,被赋予新活力。首都体育馆、“冰立方”、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均新增或优化了制冰设施,兼具冬、夏季项目双向转换功能,大大提升了场馆使用率。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则采用低碳环保的新型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以绿色、创新为底色。
冬奥会带来冰雪热,为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了机遇。不过,场馆的利用模式不能一概而论。一些相对小众的项目专业性强,不适合向大众推广,场馆运营更适合走专业路线——引入国内国际赛事以及满足运动员日常训练需求,让场馆、设施得到高效利用。而对于适合向公众敞开大门的冬奥场馆,则应积极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将举办大赛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为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提供条件,助力城市体育新浪潮,探索发展的新空间。
如何进一步开掘奥运遗产价值,让冬奥场馆在赛后持续绽放光彩?挑战与机遇并存。每一份积极探索,都将写下独特的“中国方案”。
季芳
责任编辑:Rex_07